体验全面升级 旅游便民惠民
第24届吉林·蛟河长白山红叶旅游季 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9月17日,第24届吉林·蛟河长白山红叶旅游季新闻发布会上,蛟河市委和蛟河市文广旅局相关领导分别就市民游客关心的内容回答记者提问。
问:第24届吉林·蛟河长白山红叶旅游季与往届相比有何亮点值得期待?
答:相较于往届,本届红叶旅游季在“体验感、融合度、传播力”三个方面实现突破,有以下四大亮点值得大家关注。
一、“沉浸式体验”全面升级,让游客看红叶变成玩红叶。重点打造了两大沉浸式场景:在红叶谷景区内推出打铁花、飞天龙凤演绎,让非遗文化“活”起来;在红叶谷、拉法山景区推出向北街头音乐会、拉法山周末音乐会等互动演出。9月28日至10月8日每天都有演出活动,游客朋友在白天赏红叶观云海,晚上看表演听音乐,让文旅氛围热起来。
此外,10月1日还将在拉法山“日出云海”观景台举办“观日出、唱红歌”快闪活动,搭配夜晚梦幻森林灯光秀表演,打造极具仪式感的国庆体验。
二、“交旅农融合”深度发力,让旅游更便捷、更惠民。联合吉林省高速公路集团,开通珲乌高速蛟河服务区拉法山收费站,同步签订“高速+旅游”交旅农战略合作协议,自驾游客下高速后可直达拉法山景区,车程缩短近20分钟,彻底解决“景区最后一公里”难题。
三、“线上+线下”传播矩阵扩容,让蛟河红叶红遍全国。线上,将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发起#蛟河红叶正当红打卡挑战#话题,邀请30余位网络大V、50余家旅行社、300余名大学生实地探访,通过直播红叶美景、发布活动短视频,扩大传播覆盖面;线下,组织农民手机摄影大赛和摄影展,在公交车身设计“蛟河正当红”主题车体彩绘,吸引游客打卡传播,预计全网曝光量将突破千万次。
四、“文体旅协同”特色凸显,让红叶季越玩越丰富。本届红叶旅游季首次将省级体育赛事与文旅活动深度绑定。9月28日将举办首届环松花湖帆板邀请赛,依托松花湖的优质水域资源打造高规格赛事,用多元赛事点燃城市运动热情,同步设置观赛互动区让大众沉浸式体验水上运动乐趣。
问:蛟河市是如何利用红叶旅游季这张城市名片,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
答:蛟河以红叶旅游季为抓手,通过“旅游+”多业态融合推动全域旅游升级,规划20条重点线路,涵盖一日游8条、两日游10条、多日游2条,串联景区、村落等点位,搭配特色美食满足游客需求。
一、“旅游+交通”,织密全域旅游交通网。推进拉法山、红叶谷景区内部道路拓宽,新增9处旅游厕所、21处房车营地和20处帐篷营地,提升景区承载能力;在滨湖路打造6处休憩驿站,串联松花湖沿线祥颐山庄、栖凤谷等旅游经营单位,形成“沿湖旅游带”;摸底闲置民房,推动改造一批特色民宿,结合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打造“城区、景区、乡村”互联互通的旅游线路。
二、“旅游+文化”,激活全域旅游“文化魂”。深挖本土文化资源,让文化成为全域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以“巴拉文化”“满族地域文化”为核心,编辑出版《蛟河市村名文化集》,将文化故事融入旅游体验;推进蛟河市博物馆改造提升,计划建设“百年老矿”煤矿博物馆、“三线文化”主题博物馆,新增10家特色博物馆,形成“全域博物馆矩阵”;举办农民手机摄影大赛、村歌大赛,发掘本土文化人才,让乡村文化成为全域旅游的鲜活素材。
三、“旅游+农业”,打造全域旅游增收链。以红叶旅游季为契机,推动“农旅融合”,让农民共享旅游红利。在红叶谷举办蛟河正当红“金秋话振兴”展销大集,售卖黄松甸黑木耳、长白山野生菌等农特产品,12家企业的30个文旅产品参与“礼遇吉林”评选,11类产品成功入选;培育16家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打造庆岭镇杨木沟村写生基地、前进乡采摘基地,让游客赏红叶、摘山菜、品活鱼;联动辽宁、上海两支赛艇队在栖凤谷、祥颐山庄开展夏季训练,带动沿湖民宿、餐饮消费,实现旅游促农、农助旅游。
四、“旅游+体育”,拓展全域旅游新场景,将体育赛事作为全域旅游的新引擎。借助环松花湖自行车赛、吉林省拳击精英赛等赛事,吸引体育爱好者体验蛟河山水风光;推进滨河、南河文体公园建设,年底前完成项目落地,同时做好体育场馆低收费、免费开放,为市民和游客提供运动空间;持续推进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两年来已向国家、省专业队输送运动员15人,其中韩林彬、裴君杭分别夺得青奥会滑雪亚军和冰壶季军,让体育明星效应带动旅游热度。
全媒体记者 王寿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