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达而已矣

赵平老师简介:《江城晚报》资深记者,吉林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从事作文编辑及研究近20年,发表作文方面的文章百余篇,对中小学生作文颇有研究,指导过的学生多次获全国大奖。

    “辞达而已矣”是《论语·卫灵公》篇里的一句话,这里借用,想说一说作文的表达问题。作文写到什么程度算是好的?我想学生作文,能达到“辞达”就是一个相当高的标准。“辞”原指我们平时说的话,这里借用,可以把范围扩大到语言文字;“达”就是语言文字所表达的能和心里想的一模一样。

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想一想,这么恰到好处,刚刚好的状态,做起来有多难。口头语言一般来讲,都很通俗、很直白,但是也很啰嗦,里面有很多废话。如果一个人的思维不那么连贯,说的话还颠三倒四,东一耙子西一扫帚的,还有的一点也不靠谱。但口头语言有一个好处,有时特别生动。作文用的是书面语言,书面语言逻辑性较强,标准高一些,要做到“信、雅、达”。我们作文不就是把口头语言巧妙地转化成书面语言吗?现在,我们学生有一些作文“面目可憎”,用朱大可先生批评的话说:很多中学生的作文都是“杨朔体”。

我们学生作文犯的最大的一个毛病是在“辞”上下的功夫多,而在“情”上下的功夫少,因此“有辞无意”。我们说“辞达”是一个过程——从口头到书面的过程,文字符号要和内心的情感相合,能否达到一致,还要看你表达的技巧。同一个意思,用以表达的方式(选用什么组合,组成什么句式)不只一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效果常常不一样,我们要分辨好坏,衡量得失,选用效果好的。所谓效果最好,是表意确切,简明易晓。

我们在作文时不要“炫技”,不要“卖弄”,不要强求“瘠义肥辞”,不必过度修饰,不要扭捏造作,言过其实,只要把内心的感情,用单纯的语言表达出来就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