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之味
袁恒雷
桦甸市地处长白山区向松辽平原过渡的前缘,因境内白桦树多,母亲河辉发河故道南岸有苏密甸子,故取名桦甸。
12岁那年,我来到桦甸市读中学。坐在车上远远望去,几座高楼尤其是热电厂的烟囱直冲天际,令我记忆深刻。父母带着我逛街,买衣物,买学习用品。那是我第一次正儿八经地在城里逛街,一切都那么新鲜。那时,除了几家较大企业和机关学校的楼较高外,大多数楼不过三四层,更多的还是建得比较密实的平房。比起老家农村分散错落的房子,桦甸的平房看上去很拥挤。
卖雪糕的骑着自行车从我们身旁经过,车后座是保温箱。我缠着父母给我买根雪糕吃。父母看出来我是饿了,把我领到一家抻面馆。分量非常足的一碗面,面汤漂着肉末、葱花和香菜,色香味十足。我们仨吃着面,享受着简单的快乐与满足。时至今日,这一幕我依然记忆犹新。
在一个晴好的下午,我和新认识的两名同学,骑着自行车来到我们中学旁边的苏密古城遗址——苏密古城是唐朝渤海国的遗址。千余年前的渤海国,物阜民丰,深受唐朝影响,按照唐朝建立政治、经济制度,建筑文化、民风民俗更是全面学习唐朝,巅峰时期享有“海东盛国”的美誉。桦甸市的苏密古城就是其中的长岭府遗址。
那两名同学是本地人,很小就在这地方玩儿。据悉,最初这里是寻常的阡陌,周围是玉米地,夏日草木葳蕤,蛇虫出没,人迹罕至。2006年,苏密古城遗址旁边开通了渤海公路,这里便不再荒凉。玉米地改种中草药,经过多年整饬,此地焕然一新。放眼望去,古城中间是各色中草药花卉,红绿相间,煞是惹人怜爱。满天星更是芬芳迷人。许多游人蹬着景观单车穿梭其间,十分惬意。我们在花草间小心地走着。微风拂过,仿佛一场穿越千年的古今对话正在悄然进行。
近几年,桦甸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令人目不暇接。贯通东西的桦甸大街于前些年进行了取直改造,以往狭窄并且有弯路的东段,得到了全面拓宽与取直。路两边完善了绿化,还安装了高大明亮的路灯,让这条大街成为景观街。20多年间,我看着这条大街旧貌换新颜。
桦甸市的护城河从城北的渤海路起,一路向南,过市区金城公园,直到桦甸市抗洪纪念碑。20多年来,桦甸市对这条护城河不断进行升级改造,先是清淤,然后两岸遍种绿植,河中广种荷花。在城南更是设计出一处人工岛,以红木桥连接岛上。在城北五亭桥处,设计了几条交错连接的湖中桥,桥身安装了装饰灯。灯光亮起,红绿相间,让此地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大家或在护城河两岸徒步健身,或三五成群垂钓,或在台阶宽阔处唱歌、跳广场舞,或泛舟湖上。一道绵延十几里的护城河,成为市民休憩娱乐的良好去处,是本地一项有口皆碑的惠民工程。我常常和家人一起在这里游玩,父母和一帮上了年纪的老人在这唱歌跳舞,消夏纳凉。
公园的建设,更让人欣喜。在原有金城公园的基础上,城北新建了丹枫园,城东建了白桦园。这些公园里,绿草茵茵,花团锦簇,各类健身器材一字排开,还有篮球场,甚至还有葡萄架。这些公园,我和家人都去过。
2019年夏天,我和妻子在白桦园漫步。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在公园的石板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一对对年轻夫妇领着年幼的孩子玩耍,中老年人在尽兴地跳广场舞,还有人在悠闲地散步,一派祥和景象。这个画面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如今,从长春开往延吉的高速公路取道桦甸。从此,桦甸告别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与外界的联系更加便捷。
红石国家森林公园、白山湖风景区、肇大鸡山风景区、南楼山风景区、白桦林风景区……徜徉于这些美丽的自然风光中, 看山花烂漫,听泉水叮咚,赏片片红叶,观雾凇奇景,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