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时光
墩墩/文
看过一句诗:“夏季与我们的生命,曾是同一个质地。”夏天,热烈的阳光,激越的蝉鸣,淋漓的汗水,万物蒸腾……一切都好像凝固了,一切又都好像在流动着。
夏天,有一种汹涌的力量,让一切不眠不休地疯长;有一种深沉的寂静,蕴含在青绿的深处;有一些刹那间清凉的幸福,诸如晚风、月色、彩虹;还有一些飘渺不可触摸的回忆,在每个夏天都会苏醒……
生长是生命的本能,夏天让这种本能变得肆意、汹涌。黄瓜、茄子、西红柿,西瓜、葡萄、水蜜桃……仿佛都拥有了超能力,可以飞快地在夏天生长。
夏天,绿色像长了脚一样地奔跑,占领每一寸土地,占领人们的视野。我家附近有一条路,两旁栽种着巨大的杨树。在夏天,杨树会通过绿色在空中结盟,搭出一条蔽日的通道。每天清晨走过那里,常觉得那绿色浓得好像要滴出水来,就连褐色的树干都透着隐隐的绿色。那绿色渗透到我每天的心情里,让我欢喜一整天。
在我的老家,一到夏天,植物更是疯长。一些植物的藤蔓爬上院墙,爬上院子里的柿子树,爬上院子里堆放的农具,爬满蜿蜒的石板小路。春风吹来的榆树种子、鸟儿衔来的百日菊的种子,已经在村落的各处生根发芽,还有各种叫不出名字的杂草,生长在每个角落里,错落参差地享受着夏天的灿烂阳光……
田野上,阳光炽烈,绿色苍茫如海,随山峦起伏,像是有人给大地铺上了一张大大的绒毯,让人想躺在上面,融入这无边的夏色。
夏天,饱满,热烈,张扬,生命的激情如不熄的烈火,铆足了劲儿地燃烧。夏天,是永远的青春。
春天,五光十色,是一种无声的喧嚣。夏天则属于绿色,而喧嚣散去,归于无边的寂静。寂静,是对自身的滋养。开花结果是耗费力气的事,植物回归绿色的寂静,是在积蓄力量,就像一位作家说的:“寂静,是所有生命的底子。”
夏天的黄昏,在一片小树林里散步。绿意深沉,一片影子落在我的手臂上,是沁人的清凉。绿色让万籁归于寂静。此时,我的感官变得异常灵敏,就像“在盛夏的阳光里,听得见蝴蝶相触声”。蝴蝶飞舞,曼妙如歌,有人听过蝴蝶触角相触的声音吗?它们细细的、纤长的触角碰触,大抵也如花落深谷、蜻蜓停驻小荷一般,非万籁偃息、心内澄静而不可闻吧。
想起唐代诗人王维,他走向青苔,“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走向竹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走向青松,“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在这夏日里,享受寂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关于夏天的记忆,总是关于童年、关于青春的;或者反过来说,记忆中的童年、少年,总是夏天的样子。有人说,这是因为夏天有漫长的白日和假期,可以做许多有趣的事。我想,应该还有另一个可能,夏天里的事,大多与身体的感知相关,从而记忆深刻。从沁凉的井水里捞起的黄瓜,母亲递过来的冰凉的西瓜,裹满麻酱的凉面,绿豆味的雪糕,觊觎了很久的冰镇汽水;青苔柔软,石头滚烫,赤脚踩在水塘里捉泥鳅;河水清澈,奶奶的蒲扇摇来一阵晚风;午后的蝉鸣几乎掀掉房顶,池塘的蛙声响彻夜晚;汗水蒸腾,茉莉花香……多年以后,一朵花香、一种味道、一种触感,唤醒了如潮水般的记忆,才惊觉那时的感觉如此清晰,几乎蛰伏在自己每一寸的肌肤里。
成年以后,关于夏天的记忆没那么多了,是因为我们常常将它过得同其他的季节没有什么区别,不再赤脚踩在大地上,不再仰望星空,甚至不再大汗淋漓,失去了许多夏天的快乐。
很喜欢一个词叫“消夏”,就是避暑的意思。我将它理解为“消磨夏日时光”。不用急着逃开酷热,也不必抗拒汗水。可以赤脚踩在草地上、沙滩上,与自然亲密相处;可以在一棵大树下坐一坐,感受它洒下的斑驳阳光与清凉;可以等一场日落,等一阵晚风,等月上柳梢头……
如果你曾失去了夏天,那么,让今年这个夏天再一次从你的身体中生长出来吧,让今年这个夏天生机勃勃,给你留下快乐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