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山村来了城里商队
全媒体记者 李春红
以前,城里人去村里赶大集多是为了买一些农村的土特产品,而蛟河市黄松甸镇双山村里的大集则不一样。到这里摆摊卖货的多是来自蛟河市赶集商队。他们每月逢十(阳历10日、20日、30日)前往售货,给双山村这个小山村带来了浓浓的烟火气,被人们称为流动的超市。
1月20日上午,正逢双山村大集。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在大集上挑选着。因为是今年春节前的最后一个大集,来购物的村民特别多。
大集占地近1000平方米,分布在村部广场和村路两侧,商品种类繁多,蔬菜、糖果、粮油、肉禽、海鲜,还有鞋帽、服装、针织品以及春联等样样俱全。村民需要什么,到集市上走一走,都能满载而归。
卖猪肉的王先生来自蛟河市。每月逢十的日子,他6时许开车从蛟河市出发,来到40多公里外的双山村。“每天能卖掉三四头猪,尽管搭上了油钱,赚钱还是比在城里多。”
谈到为什么到双山村来,卖海鲜的刘先生说:“一是多年形成的传统,二是我们得跟着人们的需求走,给农民提供更多方便。”
双山村距离蛟河市40多公里,距离黄松甸镇28公里,有362户1279人,附近还有三合村和双山林场的职工,人口比较集中。村里几乎家家户户种木耳和灵芝,平时用工较多,需要各样商品也多。
蛟河市松花湖酒业有限公司直接在村里设了代销点。即便是这样,每个大集,他们还会派销售员专程来现场搞推销,“一个大集能卖出去100多斤白酒,越是过年,卖得越多。”
大集上,与平日不同,还热卖春联和“福”字。春联和“福”字悬挂起来,烘托出了喜庆热闹的节日氛围。卖春联的商贩王建国说,他们到这里赶集卖货已有24年了,“我们有个卖货的小团队,寻找人流聚集较多、交通不便利的村庄摆摊卖货,主要卖城里的产品,大家都叫我们流动的超市。”
在大集上,拎着黄花鱼的,买喜庆内衣的,买猪肉的,村民们说:“家门口就能买上年货,真方便!”
双山村党支部书记柳宝臣说,大集最繁华的时候有30多个摊位,逛大集的村民摩肩接踵,抢手的商品都买不到。大集也让本村的土特产品有了销售平台,有特长的村民还能在大集上赚点活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