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敏感 不容忽视的健康警示

——市口腔医院主任医师宋殿华详解牙齿敏感的成因与预防

全媒体记者 刘锴

■健康科普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困扰:面对冷热酸甜的食物,想吃却不敢吃,一吃就感到牙齿酸软,甚至连吸口冷风都会引发牙齿不适。这种近乎疼痛的不适感虽然大部分时间稍纵即逝,但少数情况下也会持续较长时间。许多人对此并不在意。事实上,牙齿敏感可能是牙齿在发出求救信号,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专家简介:

宋殿华,口腔科主任医师,吉林市口腔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副组长,吉林市市级健康科普专家。1990年开始从事口腔科临床及教学工作,至今满34年。擅长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儿童口腔疾病及老年口腔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什么是牙齿敏感

近段时间,市民宋女士遇到了困扰:进入冬季以后,只要一遇到冷风,牙齿就会疼得难以忍受,以至于出门时不得不戴上口罩。

对此,市口腔医院主任医师宋殿华解释道,这可能是牙齿敏感的表现。牙齿敏感,又称牙本质敏感,是一种常见的牙齿硬组织疾病,通常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偶尔也会出现在青年人中。其主要症状包括在冷热刺激、咀嚼食物或刷牙时感到牙齿疼痛,而在没有这些外在刺激时则没有疼痛症状。

宋殿华表示,牙齿敏感的症状与牙本质过敏症有关。在进行口腔内检查时,虽然没有发现牙齿龋洞,但牙釉质有明显的磨损,暴露出淡黄色的牙本质。磨损的严重程度不同,过敏症状的轻重也会有所不同。值得注意的是,早期发生的磨损可能症状较重,而磨损发生时间较长且严重时,症状可能会变轻或消失。

牙齿敏感的原因

宋殿华详细介绍了牙齿的结构,指出牙齿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四种成分组成。正常情况下,牙冠外表面被牙釉质严密覆盖,而牙釉质内部是牙本质。牙本质内含有无数紧密排列的牙本质小管,这些小管与牙髓腔内的牙髓组织相连,牙髓组织中分布有丰富的神经。当牙釉质因磨损或龋齿而缺损时,牙本质小管内的神经突起会将外界刺激传导至牙髓,引发疼痛。

宋殿华强调,并非所有的牙齿敏感都是牙本质过敏症,还需要鉴别其他可能的病因,如早期的龋齿和牙周炎。早期的龋齿可能会导致咀嚼时牙齿疼痛,怕凉怕热,尤其是怕冷。如果不及时治疗,龋洞变深,刺激时疼痛会加重,甚至出现自发痛和夜间痛,导致牙髓炎。

牙周炎中晚期时,牙槽骨吸收,牙龈萎缩,导致牙颈部牙根暴露,外界刺激也会引发明显的牙齿过敏症状。

如何预防牙齿敏感

针对牙齿敏感的预防,宋殿华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预防牙周疾病:避免牙槽骨炎症吸收和牙龈萎缩,保持牙颈部不暴露。关键措施是科学刷牙和使用牙线,并定期到口腔科进行健康检查。

预防龋齿:减少蔗糖摄入,避免食用糖果和零食,不喝酸饮料。对于儿童,建议在牙齿萌出后进行窝沟封闭和涂氟保护漆,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避免食用过硬食物:不进食过硬、过韧、不好咀嚼的食品,不咬硬物,以减少对牙齿的磨损。

治疗夜磨牙症:积极治疗夜磨牙症,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积极乐观的心态。

宋殿华表示,牙齿敏感虽然常见,但不容忽视。通过科学预防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减少牙齿敏感带来的困扰,保护口腔健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