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工业经济学校 家校社协同育人智慧教联APP启动

协同共建教联体 三全育人谋新篇

日前,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推动各地全面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方案》为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落实落地,促进儿童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了具体指导,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吉林工业经济学校顺势而为,率先落实《吉林省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实施方案》,在吉林市启动协同育人智慧教联APP。

吉林工业经济学校为何能如此迅速地行动?学校在家校社共育方面有何独特之处?智慧教联APP会给教育带来什么……本期《教育视点》让我们深度关注吉林市的“教联体”。

 11月15日,吉林工业经济学校校园内气氛热烈,红色的拱门迎接着来自社会各界的嘉宾。一场“协同共建教联体 三全育人谋新篇”智慧教联APP启动仪式在学校多功能教室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由吉林工业经济学校主办,长春弘洋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吉林省教育学院职业教育研培中心、吉林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各兄弟院校、社区企业、属地派出所,学生家长参会。

活动在学前专业学生精彩的舞蹈表演中拉开帷幕,瞬间点燃了全场气氛。吉林工业经济学校党委书记于巍致欢迎辞,热忱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

仪式上,航空专业学生的航空操表演技艺精湛;电商专业学生的直播电商秀展现出电商行业的蓬勃活力;信息技术+专业学生的VR动漫技能展示令人眼前一亮。

一场早有“预谋”的行动

教联体还是近期刚刚出现的一个“热词”,吉林工业经济学校就率先行动,成立了吉林市的“教联体”,是跟风作秀,还是早已“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仪式上,吉林工业经济学校校长张伟卓进行的德育工作专题汇报,给出了答案。

据张伟卓介绍,自2018年搬入园区以来,吉林工业经济学校一直致力于全面深化德育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德育管理新格局,创新性提出“管理有硬度、教育有温度、实践有宽度”的特色德育管理模式。学校积极构建横联学校、家庭、社会,纵联高职和初中五位一体的综合德育模式,通过5个关键领域的紧密合作与无缝对接,形成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的德育体系。

学校立足校内主题活动,上挂高校下拓初中,横联家庭、社会,将中高职一体化建设、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家校共育、社区共建、入企实践等教育形式有机结合,营造浓厚德育氛围。学校校内主题活动丰富多彩:学校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主题日为契机,每年开展30余次主题活动;在传统文化进校园上费心思,聘请非遗传承人为技能导师,合作探讨和开发具有家乡冰雪特色的文创产品。中高职贯通异彩纷呈:与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动“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与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联合开展“专业研学”活动;与吉林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专业共研、共建、共育活动。特色研学妙趣横生:创新“送课进校”“社团体验”,多种形式加强与初中学校的共建共享,开展“请进来研学、送出去体验”系列活动,为3000余名青少年进行职业生涯启蒙,发挥职业教育引导功能。家校共育静待花开:聚焦“请进来+走出去”双向互联育人手段,建立健全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为学校管理建言献策。开展“家长课堂”、教学开放日、家长见面会等活动,“请”家长走进学校,搭建家校携手桥梁;开展家访系列活动,德育团队“走”出学校,解决实际育人困难,搭建育人交流快车。社区互联方显本色:组织学生,利用专业技能对社区居民进行有针对的帮扶。通过技能指导,解决操作困难,抓住行业商机,促进个人与社区的共同发展。入企实践拓宽视野:结合专业,实现企业入校“大讲堂”+学生入企“实操课”的双向互融,将企业管理和德育管理相融合、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融合,实现可持续人才培养平台。

张伟卓列出的几组数据也说明了吉林工业经济学校的德育成果。第一个数据是学校现有摄像头480个,电子班牌140个。这是学校实现管理手段智能化、建设数智化校园的关键。第二个数据是每年1000多人次参与值班值宿工作。为实现常规管理精细化,学校实施“3521”全天候24小时德育闭环管理模式。真正形成人人抓德育、人人管德育、人人教德育的良好局面。第三个数据是寝室累计接待参观2万余人。学校以“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为契机,在全校内推崇寝室管理准军事化。引进退伍军人担任寝室管理教官,提出统一内务的标准、创建“示范性”寝室、组织寝室“百日大比武”活动,管理模式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第四个数据是行走25000公里。学校持续开展“家校携手,共育阳光中职生”家访活动,共赴吉林市及外五县周边乡镇的522 户学生家庭,行走25000公里。走近学生,走进家庭,促进相互交流,加深心灵互通,让教育理念与方法变得更加鲜活,同时,为贫困家庭送去贴心的慰问物资,达到家校共育的良好效果。

智慧教联APP到底有什么吸引力?

    智慧教联APP到底是什么?它的上线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

张伟卓介绍,智慧教联既是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的常态化育人平台,更是活动载体,它打通了学校、家庭、社会的育人资源,让各方能够协同发力、同向同行,使“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完善,齐心协力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而努力,为学生的美好未来铺就坚实的道路。

张伟卓说,教育从来不是一件孤军奋战的事,要做有温度的“摆渡者”。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精心培养、家庭的温暖呵护以及社会的广阔舞台。然而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沟通往往存在着诸多障碍:消息反馈不及时、资源整合不到位、合力作用发挥不充分。而智慧教联APP 的出现,将成为连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坚固桥梁,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让三方的沟通更加顺畅、合作更加紧密、协同育人功能更加高效。智慧教联APP上线的初心,就是希望借由数字化手段,实现家校社共育的超链接,补齐育人短板,再谱育人新篇章。

智慧教联APP承载着吉林工业经济学校数智化发展的希望,也是吉林工业经济学校向社会交出的五联答卷:数字化赋能“阳光课堂”,共促教育质量提升;数字化畅通“校长信箱”,构建良性互动桥梁;数字化守护“校园轨迹”,凝聚多维育人合力;数字化描绘“成长档案”,开启个性化培养新篇;数字化引领“育人社区”,全面引导“家长学堂”。

协同育人开启新篇章

家访,是教育使命温情步伐的延伸,也是家校共育紧密连接的桥梁。仪式上,学校通过视频回顾了5年来开展“家校携手,共育阳光中职生”家访活动的情况,2022级家长代表分享了自身的感受与体会。

多年来,学校与吉林市龙潭区吉安社区、东风社区、小北山社区联合成立社区学校,通过送课培训和志愿服务活动,携手提升社区教育服务能力与水平,提高社区居民家庭的整体文化素质和就业创业技能。仪式上,东风社区书记赵微微对社区活动进行了回顾并发表讲话。

吉林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吉林市教育局副局长高霞与学校党委书记于巍共同为家校社协同育人(实验)基地揭牌,标志着学校的“教联体”德育体系建设项目取得新进展。

吉林省教育学院职业教育研培中心、吉林市教育局、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工程学院、吉林工业经济学校、吉林市龙潭区委党史研究室、吉林万科松花湖滑雪度假区管理公司、吉林市第十六中学相关负责人以及学校2022级学生家长代表共八方同时按下了智慧教联APP启动按钮。智慧教联APP顺利启动,开启了协同育人的新篇章。

结语

智慧教联APP的启动,是吉林工业经济学校五位一体综合德育模式数字化联责任、联资源、联空间的起点,更是未来学校借助数字平台赋能成人教育、社会培训以及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开端。学校将围绕学生在校内外学习生活的时间轴和空间场,利用数字平台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条件保障,凝聚起“人人、事事、时时、处处”的育人合力。在“教联体”的保驾护航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高素质新时代人才筑牢根基。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