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榛子
金勇才
昌邑区青年路沈铁雅居
东北金秋,天高气爽,气温宜人。清晨,在微风的陪伴下,我漫步在早市,环顾市场摊床,各种蔬菜水果琳琅满目。
这些天,我发现市场上有很多山珍野果出现,有松子、山梨、山葡萄、圆枣子、山里红……还有不少卖榛子的,这些榛子有的是野生的,也有的是人工栽植的。尤其是人工培植的,光光的,圆圆的,棕黄色,果粒挺大,才8元一斤,我受到诱惑,买了20元钱的,到家后,砸开一个,尝一口挺好吃,不由得记起儿时采榛子的情景。
从小生活在山区,每到秋天里都要上山采野果,每次都收获满满。采榛子的最佳时节是八九月份。俗话说“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采榛子”,这个时节榛子已经成熟了,籽粒饱满。此时,野榛树的枝头挂满累累的榛子,榛树丛里长出朵朵的榛蘑,采榛子的同时还能采到美味鲜嫩的榛蘑,真正的一举两得。
山里人把结榛子的树丛叫榛子棵,但我从来只见榛子棵结果,没见过榛子棵开花。不知是榛子开花的时间极短,没有人看见,还是榛子本来就只结果不开花。
榛子其实是不能叫树的,它只是一种蒿草般高矮粗细的灌木丛。山里人把它叫榛子棵,可以作毛材烧火,不被限制,但它不如苕条和桦树条好烧。然而,榛子棵下的土质很肥沃,是开垦土地的好地方。采榛子一般并不需要走出很远,在山坡和林边往往就能采到上好的榛子。
我喜欢吃榛子,更喜欢采榛子。早些年,山上的榛子棵好多好多,有些地方可以说是满山坡。那时不到成熟没人采。榛子成熟时,果仁饱满,采下来用手一抖,榛子粒就会从榛子裤上脱落,采摘时还要避免落到地上。
结榛子多的榛子棵一般并不很高, 一般情况下,一米以下的榛子棵结的榛子多,单个的、并蒂的、三四个长在一起的都有。林间的松鼠也爱吃榛子,它们把成熟的榛子收集储备起来,作为冬季的食物。
榛子的采摘期很短,采早了还不成熟,晚了就会落到地上。
还有一种毛榛子,顶部是尖的,壳比普通榛子薄,味道差不多。毛榛子的青皮上有一层扎人的绒毛,一旦碰到身上会很痒。由于人们每年把大量毛榛子的杆砍去做架条使用,致使毛榛子越来越少。
也有把长榛子的山坡开垦成耕地,因而榛子也随之稀少起来。人们为了能采到榛子,上秋后没等榛子完全成熟,就抢先把榛子采摘下来。集市上卖的野榛子多数都不太成熟,颗粒小,果仁不饱满,价格也偏高。
以前我曾见到过干果摊床有卖“俄罗斯大榛子”的,个大皮薄,果仁饱满,馨香可口,挺好吃,我曾琢磨:如果当地能人工种植,等到榛子熟透了再采摘该多好!果不其然,近几年,有些种植专业户把“俄罗斯大榛子”的品种引进来,种植在所承包的山坡上或果园里,加上侍弄得体,管理上心,致使榛果株壮粒大,吃起来鲜香。等到果粒成熟后采摘,还能卖上好价钱。
儿时采回的榛子一般要晾晒几天,让榛子与包在外面的青蒂脱壳。晒干后存放起来,吃时用小锤砸开,无论是生吃,还是炒熟吃都是味美可口,营养也丰富。与松子、核桃并称“关东三大坚果”。
如今,榛子作为一种招待客人的山珍果品,已经摆进了干果盘,让人回味无穷;作为一种人生的重要经历,已经留在我的美好记忆中,使我永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