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发展筑基 ——桦甸市近年项目建设综述
项目兴则产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7月上旬,走进桦甸,但见项目建设热潮迭起,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三润石墨烯润滑油项目、肉牛产业融合示范园项目、健康产业园二期项目……一大批产业链条延伸项目、新兴产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投产达效。
因为坚持抓项目建设,桦甸经济社会发展才有了坚实支撑。“县域经济创新崛起,核心在产业、关键在项目。今天,桦甸的家底是靠抓产业、强项目积攒起来的。未来,桦甸的发展,还要靠建项目、育产业来支撑。”这是桦甸市决策者们的共识。他们深知,惟有瞄准国家政策走向、市场发展方向、地方需求导向,引进更多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方能变“政策之利”为“发展之力”。所以,桦甸始终坚持建设“1321”现代产业体系,采取各种方式,推动“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强引擎、招商引资是项目建设硬支撑”的发展意识深入人心。
——定目标、落任务,联动抓项目。深入落实《桦甸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行动方案》,各方联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抢机遇、盯政策,深入谋项目。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谋划包装重点项目,围绕新基建“761”等领域谋划项目123个,总投资343.3亿元;聚焦全省“秸秆变肉”工程、千万头肉牛工程建设,先后实施了肉牛产业融合示范园、永盛牲畜交易市场等一批项目。
——强服务、保入统,加快建项目。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压茬推进,破解手续办理、征地拆迁、融资贷款等难题。
2018年以来,桦甸市累计实施投资规模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05个,总投资328亿元;截至2021年底,竣工重点项目226个、产业项目67个。
随着项目建设的全面推进,文旅产业与服务业齐头并进。森林慢谷、枫雪部落、红石雪乡等一批项目“乔装打扮”,向世人展露了绝美容颜;红石花海项目初长成,与友谊花海遥相呼应,喜迎八方游客;红石秘境、苏密沟、南楼山、兴隆湾、苏密古城五大景区项目建设重点推进。
交通运输业迎来了大手笔。2020年开建的延长高速桦甸段项目总投资103亿元,目前正在加紧建设,预计于2023年完工。延长高速桦甸段通车后,不仅将改写桦甸不通高速的历史,还会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驶上高速路。
如果说项目建设带给人们直观的印象是塔吊林立、厂房一建再建,而在印象背后的则是全新产业结构的悄然改变,这种变化支撑未来高质量发展则是更为长远的。几年来,桦甸的医药健康、森林食品、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项目日益壮大发展,去年实现产值88亿元,贡献税额占比提高到57%,改变了矿业产业一业独大的局面;机械加工等传统行业稳扎稳打,圆方机械去年生产汽车半轴1176万根,销售1100万根,实现销售收入20多亿元,上缴税额1.1亿元;现代农业实现重点突破,金牛牧业带动6500多户农户养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