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园往事
张玉国
船营区洮南胡同
上个世纪60年代,故乡生产队有一处瓜园,这块瓜地全队社员都十分看重,队里一年到头全都指望这个瓜园一年能收个千八百元的。
瓜园既然事关重大,选好看瓜的人,自然是队里的大事,群众一致推选老李头。老李头是有名的瓜把式,为人正直,独身一人,再合适不过了。
据说老李头从前家境不错,还读了两年私塾。年轻时和一个杨柳细腰的姑娘好上了,可是家里死活不同意。说女的是花瓶一个,不是过日子的人,硬给搅黄了。从此老李头心灰意冷,如今50多岁了,还是光棍儿一条。
老李头有着丰富的种瓜经验,他种的瓜品种很多,质量好。有个大味美的八里香、顶心红,还有灰鼠子、芝麻粒、白牙瓜、大青皮等。有一种瓜叫“铁耙香”,小瓜不大,薄薄削去一层皮,就露出鲜红的瓜瓤,清香扑鼻,甘甜如蜜。
看瓜的活还是很辛苦的,工分比下大田地的劳动力每天多二分。老李头住在搭成人字形的马架内,铺些谷草,一套简单的被褥,在外面砌一个简单的锅灶。吃的很简单,玉米粥、咸菜、大葱蘸大酱。早上下瓜时露水很大,裤腿湿了半截。老李头讲早上下的瓜新鲜,和头一天下的瓜味道不一样,能卖上好价钱。
看瓜最怕的就是半大孩子们偷瓜,夜里他们结伴进瓜地,连爬带绊,把瓜秧都弄坏了,黑更半夜分不清瓜的生熟,专挑大的摘,生的就扔了,让人十分心疼。有时被老李头抓住了,只是吓唬一下就算了,很少告诉家长,如果家长知道了,孩子们免不了要挨顿打。
山里的动物们也盯住了瓜园,老鼠、蛇、刺猬也来偷瓜,它们专挑熟的,个顶个保准。
刺猬偷瓜很有趣,把瓜用身上的刺扎住,驮在背上,背回洞内。老李头心地善良,队里那些困难户来到瓜园,他总要摘个瓜让困难户尝尝鲜,当然,大小队的乡亲来了,更是不敢怠慢,小心伺候。队里个别爱占便宜的人总来,老李头就推脱说没有熟的了。来的人看到满地滚瓜溜圆的瓜,不想走,说生的也行。老李头不高兴了,说给你摘生瓜吃,不是丢了我的手艺啊。来的人只好讪讪地走了。
老李头的个人爱好就是爱拉二胡,晚饭后他操起了胡琴,慢悠悠地拉了起来。
他拉出来的曲子总是那么深沉,凄美,忧伤,如泣如诉。琴声随风飘得很远很远,让人们听了心情挺沉重的。村民说,老李头又犯相思病了。
又到了一年瓜果飘香的季节,我的思绪又回到了故乡的瓜园,萦绕脑际的是老李头那憨厚慈祥的笑容,忘不了的是他忧伤的琴声,还有那沁人心脾的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