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学子就业路
又至毕业季。大学生走出“象牙塔”,开启职场生涯,牵动着万千家庭,也受到社会普遍关注。
据统计,今年我市驻吉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达到32324人,是近三年最高值。同时受新冠疫情叠加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将超乎往常。
在此背景下,如何确保大学生就业有“量”又有“质”?我市人社部门积极落实省、市关于稳定高校毕业生重点群体就业相关文件精神,精心组织实施“想就业找人社,缺人才找人社”服务创新提升工程,全力护航学子就业路,促进高校毕业生有业择、择好业。
搭平台 建渠道
“还没出校门,我就被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录取了。非常感谢人才服务中心和学校搭建的校园招聘平台,让我和我的同学找到了一份心仪的工作。”签下就业协议,吉林化工学院2022届毕业生李其儒已开始整理行装,准备开启新的人生征程。
李其儒的很多同学都是通过校园招聘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他说:“校招给了在校大学生一份可靠的保障,也让大家增强了就业信心,只要有就业意愿,就不怕找不到工作。”
以校招为主的各类招聘会是大多数毕业生获取就业岗位的直接途径。年初以来,市人才服务中心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举办了多场招聘活动。开年首场招聘会以助力碳纤维全产业链发展为主题,邀请了吉林化纤集团、吉林碳谷碳纤维等74家企业参会,提供了涵盖碳纤维全产业链相关的4829个就业岗位。
依托网络招聘平台,市人才服务中心还举办了2022年大中城市春季专场网络招聘会、高校毕业生民营企业招聘月网络招聘会、校园系列网络招聘会等多场活动。在5月26日举办的今年首场“服务我市重点企业 助力企业引才留吉”主题抖音平台直播带岗活动,在线人数首次突破1.6万人,浏览量达到3.3万人次,直播期间互动留言活跃。经初步统计,吉林大学、长春大学、延边大学、北华大学等多所域内外高校学生在线,华微电子等10家企业收到百余份电子求职简历。
截至目前,市人才服务中心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已举办各类主题促就业招聘活动134场,参加企业1500多家次,提供职位6000余个,提供岗位8.9万个。其中网络招聘会的举办次数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倍以上。在人社部门的持续发力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活动几乎天天办、职位每天发、岗位随时选。
拓岗稳岗齐发力
3万余名毕业生面临就业问题想法多样,遇到的难处各不相同。为了更加精准地帮助高校毕业生走好人生这关键的一步,我市建立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数据库,全面掌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意愿、需求和就业状态,对已登记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进行实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依托县(市)区人才服务中心和基层服务平台,我市开展不限次数的“1311”实名制动态跟踪促就业服务,即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岗位推荐、提供见习机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提供就业指导服务,直至未就业实名登记人员实现就业。截至目前,我市已登记2021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4640人,登记率达到94%。
一方在求职,一方在求贤,如何让企业和毕业生有效对接?我市人社部门一方面通过数据库掌握毕业生诉求,一方面通过访企拓岗不断增加就业机会。6月初,市人才服务中心启动了联系服务企业专项行动,重点对我市38家专精特新企业和50家重点企业用工需求进行摸底。针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缺乏相应人才等问题,市人才服务中心开展点对点服务,进一步梳理筛查符合企业用工需求的专业类别,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加精准的匹配对接服务。
见习是通向职场的一次“练兵”。通过见习,大多高校毕业择业更加理性。为此,我市多渠道广泛征集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见习岗位。截至目前,已征集三批共84家企业1681个就业见习岗位。
为缓解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生活压力,我市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发放了就业见习补贴和求职创业补贴546.6万元,其中为接收351名见习生的65家就业见习单位发放就业见习补贴261.7万元,为2828名符合条件的驻吉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284.9万元。
服务有温度 择吉留吉有成效
回想回吉择业的经历,在外地读书的吉林人马雪很感激市人才服务中心对她的帮扶。当时要毕业的马雪打算回吉就业,但受疫情影响,不能参加现场招聘会。在市人才服务中心帮助下,马雪通过参加网络招聘会线上应聘,很快被吉林华微电子公司录取。
截至目前,我市已有1275名吉林籍毕业生像马雪一样,选择回吉投身家乡建设。驻吉高校3218名毕业生择吉留吉。638名毕业生进入规上企业工作。
今年,我市确定实现1万名高校毕业生择吉留吉就业创业目标。为此,市人才服务中心围绕我市“四六四五”发展战略和“六大产业集群”对高校毕业生的人才需求,大力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专项行动。在至少提供1次就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职业培训机会、1次就业见习机会的基础上,市人才服务中心着手在就业服务的精准化上下足功夫。同时,他们将精心组织大学生创业引领活动,拓宽大学生创业空间,以高水平创业引领高质量就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任重道远。人社部门千方百计打通就业堵点,全力以赴纾解就业痛点,我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目标任务得到有效推进。市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继续紧盯驻吉高校毕业生这一重点群体,深入组织实施“两找一服务”工程,持续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专项行动,出实招、见实效,多措并举,推动高校毕业生择吉留吉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