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不规划 开学差距大 这份暑期计划请收好

马上就要到暑假了,暑假利用得好,孩子可能会弯道超车,后来居上;利用不好,孩子可能会和同学的差距拉大。下面这份暑期计划希望能给家长们提供一些参考。

三个阶段

“散养阶段”:暑假开始的前一两周 刚刚结束一学期紧张的学习和考试,孩子的身心状态比较疲劳,需要一段时间去休整和恢复。

这个时候的暑期安排以放松为主,在疫情防控允许范围内,带孩子出去散散心,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也可以让孩子去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家小住几日,换个环境放松一下。

只有让孩子把积攒了一个学期的压力释放出来,孩子才能身心愉悦地进入下一阶段。

圈养阶段”:暑假中期 这是整个暑假最大段的时间,是孩子身心状态最好的阶段,也是孩子查漏补缺的最好时机。

这段时间,建议以学习为主、放松为辅,劳逸结合地给孩子安排学习任务,并且监督孩子认真执行。

“收心阶段”:暑假后期 开学前的半个月,已经开始进入孩子的收心阶段。

这段时间主要帮助孩子克服“假期综合征”,调整孩子的作息规律和心态,让孩子回归到上学时的状态。同时,别忘了检查孩子的作业,帮助孩子提前预习新知识,帮助孩子信心满满地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五个重点

让孩子独立制定一套学习计划 只有孩子自己思考、制定出来的“学习计划”才更容易执行,当孩子有了自己想要努力的目标和方向,也就有了更强大的内驱力。

重点发展一项兴趣爱好 我们常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他的想象力、创造力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他的专注、认真、坚持不懈、意志品质也能够得到有益的锻炼。不妨趁着假期让孩子发展一项兴趣爱好,这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大有益处。

让孩子感受挣钱的艰辛 现实中很多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不知道父母挣钱的艰辛,更体会不到努力学习的意义。

暑假就是一个好机会,别一味让孩子坐在家里学习,让孩子亲身感受挣钱的艰难,他们才能更懂得劳动的价值,理解父母的辛苦与读书的意义。

策划一次全家旅行 在疫情防控政策允许的情况下,策划一次全家旅行是锻炼孩子最好的机会。不需要去多远的地方,但是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规划行程、解决困难,孩子可以在一次次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独立而自信。

学会一项生活技能 我们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趁着暑假教会孩子一些生活技能,比如洗菜、做饭、烧水、洗衣、修理电器等,才会让孩子真正学会“自食其力”,未来少一些牵挂和担忧。

七个习惯

独立思考的习惯 只有让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孩子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学越精,越学越轻松。

早睡早起的习惯 早晨是大脑最清醒、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刻,在这个时间段学习,不仅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更没有熬夜带来的健康问题。用早睡倒逼早起,才能让孩子用能量满满的清晨,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阅读的习惯 从小帮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才能让孩子喜欢上读书,才能让孩子淋漓尽致地表达,才能给孩子装上隐形的翅膀,让孩子飞得更高更远。

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预习,不仅可以让孩子更好地理解知识,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复习,则可以让孩子巩固记忆,加深理解,防止孩子一边学一边忘。帮孩子养成复习和预习的习惯,就是给孩子的学习打了一层坚固的地基。

归纳和总结的习惯 有些孩子学习困难,往往是因为几个问题纠缠在一起,分不清楚、想不明白、找不到方法。所以,一定要趁暑假帮助孩子养成梳理知识点、归纳和总结的习惯。

练字的习惯 坚持让孩子每天定时定量地练字,不仅只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卷面成绩,印象分,更重要的是它能磨炼孩子的耐心,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帮助孩子养成严谨细致的学习习惯,避免孩子因为粗心大意而失分。

运动的习惯 一位高考成绩很好的学生曾在自己的短视频中讲道:“我当初能考上清华,多亏了我的高中班主任,到现在我都很感谢他。”因为自打上高中起,他的班主任就经常带着他们一起运动。直到他后来研究了脑科学后才发现:是运动让他把内心的能量和身体里的焦躁都释放了出来;是运动锻炼了他的专注力和持久度,并把这些品质迁移到学习之中。

所以,帮助孩子养成运动的习惯,是暑假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据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