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传46

改变

作者 赵亮

中国人怎么会缺少一种团队精神,怎么会不知道抱团取暖呢?

薛志达还兴奋地告诉父亲:“我还背了好多古诗词呢。”

薛沧海说:“你给我背一首听听。”

薛志达就抑扬顿挫地背起了陆游的词《钗头凤》。

薛志达借陆游的词句抒发自己的情感,那一副极认真极投入的神情,让父亲想起当年考儿子乘法口诀的情形。

父亲笑着夸奖他“背得挺好”,却又出个题考儿子:“你知道不知道这首词陆游是写给谁的,而那个人又是怎样回复的?”

母亲阻拦道:“这么久才见一次面,你就别难为儿子了。”

薛志达说:“妈,这个问题一点都不难,这首词是陆游写给表妹唐婉的,我在书中看过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唐婉给陆游回复的是一首《钗头凤·世情薄》。”

薛志达又把《钗头凤·世情薄》朗诵一遍。薛沧海有些惊讶地看着儿子,他清楚这小子已经不再是不谙世事的毛头孩子了,在监狱里真是学了不少知识。

薛志达朗诵完这两首词,母亲已经泪流满面。她说:“真想不到,儿子你能背下来这些词,看来你是真用功学习啦。”

薛沧海说:“达子,你背的这都是悲悲切切的内容,有没有昂扬向上的、有点男子汉气魄的。”

“有啊,我给你背首《沁园春雪》吧,我喜欢这首词,觉着挺有气势。”

薛志达略一思考,用他那略带沙哑的声音背诵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看到儿子把这首大气磅礴的词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时,薛沧海感到兴奋,脸上露出了微笑。

薛沧海的心底有一丝安慰,儿子跟以前是不大一样了,他学到些真正有用的东西,这太不容易了。

薛沧海刚到监狱时,李长林跟他说薛志达有很大变化,他还心存疑虑,现在真的相信了。

薛沧海对儿子说:“你这样的精神状态,爸爸妈妈就放心了,记住,我们等着你早点儿回家。”

薛志达使劲点头,又想起一件事,便问父亲:“那个马六现在怎么样了,是不是也判得挺重啊?”

薛沧海说:“他早就被放回家了,经过医院鉴定,他确实患有精神病,不具备自主行为能力,现在还需要治疗,已经不能上班了。每天他父亲领着他干点儿散活,挣点零花钱,维持生活。”

薛志达若有所思地说:“那就好。”

母亲说:“咱不得那种疯疯癫癫的病。羡慕他干啥,当初你要不是为了他,能惹这么大的祸吗?现在可好,他没事儿了,你在这里头得待了这么多年!儿子,你说你这人,看着又精又灵的,怎么能做那样不长大脑的事?”

母亲说着便抹起眼泪。

薛沧海说:“算了,别在这哭哭啼啼的,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那马六和他爸日子过得也挺艰难的,都不容易啊。”

薛沧海的话题又回到读书上。薛沧海想,儿子若能从书本里汲取更多有用的营养,改造的效果会更好。

于是薛沧海道:“达子,你这缺啥书,回头尽快把书单告诉我,我去书店买。这读书啊,有两个重要的作用,一个是能帮助你分辨清楚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另一个是在丰富知识的基础上,让人善于分析,善于判断,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为什么不同的人做事结果会不一样,就是有人喜欢随心所欲、胡作非为,一辈子坎坎坷坷、吃尽苦头,最终一事无成。而有的人一步一个脚窝,扎扎实实,即使走点弯路也有可能做出很大成绩。人这一生都不容易,在前行的路上,千万要记得,别人成功的经验要拿来为我所用;别人摔跟头的教训,你就要避免发生在自己身上。这些都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慢慢感悟的东西啊。”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