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的新玩法

——船营壹田家庭农场负责人曹曦小记

    “新农人”是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农业从业人员。

    6年前,26岁的“金融海归”曹曦返回家乡当了一名“新农人”。

    从小就是好学生的曹曦,当年以高分考入厦门大学金融专业,后来又去英国爱丁堡大学攻读硕士。毕业后,他远赴巴西,创办了进出口贸易公司,赚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成为“新农人”后的曹曦带着团队在流转的土地上,建成了数十栋现代育苗大棚;与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和吉林农业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尝试稻田里养蟹、鸭、鱼和部分土地进行黏玉米、黄豆休耕轮作,种植全程机械可视化;同多家养牛场合作,用水稻和玉米秸秆置换牛粪,再用牛粪和秸秆养蚯蚓,最后发酵生成有着“有机肥料之王”之称的蚯蚓粪,再把蚯蚓粪施在土地上,使得农作物长出来更有“儿时的味道”。

    海归学子成为“新农人”自有新玩法,让农田和果园成为自然教育基地是曹曦近年来关注的焦点。

    “目前在国内,自然教育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曹曦介绍,自然教育在一些国家已经有着成熟的发展模式,为城市生活的孩子提供了解和体验农耕文化和乡村人文的机会。

    为此,曹曦团队购置了民房和果园,将其改造成为自然教育乐园,开展年猪文化节、休闲采摘、游学体验等活动。来农田和果园体验的孩子会被引导观察各种庄稼和果蔬的生长过程,或是参与采摘、用果蔬的茎叶和种子制作工艺品。孩子体验期间的所用餐食也全部是生长在自然教育基地的绿色食品。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自然教育的教职人员全部从当地农民中选拔培训出来,这样不仅让孩子们了解到“地道”的农业知识,还能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和经济收入。

    随着乡村的振兴和发展,高知型“新农人”越来越多。在曹曦看来,他们的优势在于,在打造有机大米品牌的基础上,尝试多产业融合发展。

    眼下,曹曦团队正在重点打造“农耕+稻田文化元素”的民宿,定期在民宿区域举办主题文化节和自然教育活动。


X